拌料、装袋、灭菌……7月22日,记者走进郧阳区谭家湾镇食用菌循环经济产业园,在昌欣香菇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昌欣公司)生产车间看到,成品菌棒源源不断从生产线下线,工人们忙着抽检、分拣菌棒,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我们全年的订单都排满了,目前200多名工人正在加班加点赶订单,他们大多是周边村民。”昌欣公司副总经理李智说。
为保障一库碧水永续北送、推进乡村振兴,郧阳区委区政府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在谭家湾镇建立食用菌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园。该园区依托香菇产业龙头企业昌欣公司,以建设现代化完整香菇产业链为抓手,探索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助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变废为宝菌棒串起大循环
“这就是菌棒加工物料,其中一部分是农作物秸秆,如玉米秸秆。”在昌欣公司数据控制中心,技术人员指着显示屏上原料加工环节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农作物秸秆是具有多种用途的生物质资源,能为食用菌生长提供能量,利用含有秸秆的菌棒栽培食用菌比普通栽培方式出菇率更高。
今年以来,昌欣公司探索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之路,已在谭家湾镇黄畈村、龙泉村、五道岭村等村收购秸秆50吨,全部用于菌棒生产加工。“公司年可消纳农作物秸秆3.5万吨,占全区农作物秸秆总量的13.5%。”李智说。
湖北绿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郧阳区一家专注于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耕地质量提升服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谭家湾镇食用菌循环经济产业园与该公司合作,变废弃的香菇菌棒为宝,将香菇废弃棒加工成有机肥原料,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在食用菌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园带动下,郧阳区年种植香菇5000多万棒,已建成香菇大棚3万余个。
远销海外菌菇支起大产业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走好生态农业振兴之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做强做大香菇产业链,离不开科研攻关、市场化运作。
近年来,谭家湾镇食用菌循环经济产业园累计投入超2亿元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建设全自动菌种菌棒生产线9条、机械化接种生产线10条、大型养菌库8万平方米。目前,园区实现满园,共入驻香菇上下游企业15家,串起香菇菌种菌棒研发、生产销售产业链。
十堰市绿筷子食品有限公司是昌欣公司旗下公司。去年3月,绿筷子食品公司获得海关AEO高级认证,是我市唯一获此认证的高级农产品生产企业。公司产品实现双向免检,出口至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让十堰香菇走向全球。
绿筷子食品公司依托雄厚技术研发实力和市场优势,建成国际领先智能化生产线3条,研发出DGI菌菇饼干、香菇蛋白肉、灵芝茶等三款新品,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出口销售额1500万美元、国内销售额5000万元。
昌欣公司发挥龙头效应,在品牌创建、加大创新投入上作表率,新建成湖北省首条自动化香菇液体菌种生产线和自动化香菇菌棒生产线。目前,年可生产菌种300万袋、菌棒3000万棒、干制香菇7500吨、食用菌系列食品6000吨,全产业链年产值可达25亿元。
科技兴则产业兴。2023年,昌欣公司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其自主研发生产的菌种菌棒、精制香菇、菌菇饼干、灵芝茶、香菇酱等产品飘洋过海,远销美国、西班牙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谭家湾镇食用菌循环经济产业园
助农增收菌菇撑起“振兴伞”
在谭家湾镇,小菌菇一头连着产业振兴梦,一头寄托着百姓增收致富梦。
眼下,在谭家湾镇龙泉香菇种植基地,种植大户李正奎忙着维修大棚,为种植香菇做好准备。“昌欣公司菌棒品质好,还有技术员跟踪服务指导,我计划今年再种6万棒。”他说。
2020年以来,李正奎累计从昌欣公司购买17万棒菌棒进行种植。仅去年就购入4.2万棒,一棒香菇纯利润2元,年实现增收8.4万元。
目前,龙泉香菇种植基地带动周边11户农户就近就业,人均月收入1800元。
“我们给农户提供菌棒,给予技术指导和服务支持,引导更多农户种植香菇,在兜底收购的前提下,鼓励农民拓展市场销售渠道。”李智说。
昌欣公司及旗下各公司自成立以来,不断延伸香菇产业链,向建设标准化、现代化、规模化产业集群的目标迈进。
昌欣公司依托国有企业盘活闲置厂房、村集体资产,建立“国企+村企+民企+农户”联农带农机制,与多个合作社签订收购协议,成立生产联合体,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大量采购香菇、灵芝等农产品,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成立至今,昌欣公司已带动全区18000余名群众种植香菇,年人均增收2至5万元。
记者刘俊通讯员 姬澳陈欣仪